欧巴小说网

登录 注册
Hi, | 退出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北直隶通州人阎应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m.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个人就在京城附近。


启用他来整顿锦衣卫,或许可以会收到好效果。


朱由简想到的人叫阎应元。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这句诗就是阎应元写的。


没错,朱由简要找的就是那个明亡后,率领江阴城中百姓,力抗十万清军围攻八十日的典史阎应元。


那个城破后,还带领百人,驰突巷战,杀伤清军以千计,最后力尽被俘,骂不绝口而死的阎应元。


江阴被清军围困之初,阎应元本来不在城中。


他是江阴城里的士人百姓派人缒城夜出,去城外请来的。


阎应元明知江阴城已是死地,却依旧答应了这个请求。


在进城途中,经过七里庙时,在墙壁上题字“事则万无可为、死则万无可免”。


这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必死而赴死。


一个身处不入流的下僚之位,却有着视死如归,慷慨义烈精神的大丈夫。


他比明末清初许多占据高位却无所作为的大官更值得尊敬。


不仅仅是他的品格,他的能力同样如此。


江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江阴城对清军的抵抗,完全出于百姓自发。


原先的县令跑了,新来的清廷伪县令要求剃发。


生员许用等人在明伦堂激愤地说“头可断,发决不可剃也”。


县令要求衙吏抄写“留发不留头”的布告。


衙吏把笔扔在地上说:“就死也罢。”


从生员秀才到衙役,从乡绅到贩夫走卒,从白发老人到闺阁妇女都不愿屈从于异族淫威。


不仅如此。整个江阴乡人闻风响应,四乡居民不约而至。


史料中记载:


“三尺童子,皆以蹈白刃无憾。有不至此,共讦之。”


江阴士民把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牌位设在明伦堂上,誓众起师


可以说江阴百姓抗清不是什么明朝官员或宗室自上而下,指挥的结果。


完全是自下而上的呼声,是激于一腔热血义愤。


是百姓裹挟官吏愤起抗清。


而不是官吏鼓动百姓。


但也正因为此,城中没有训练有素的职业军队。


江阴也不是什么资源丰富的大城。


就是这样的条件,阎应元却能把城中的人力、物力应用到了极限。


在短时间内清查统计城内人口和物资。


做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组织调度,次序轮换都极有章法,用历史记载中的话说“井井有条,丝毫不乱”。


童子、老人参与杀敌,各尽其用,


甚至连盲人都传递砖瓦,发挥作用。


把散乱自发的民众整合成万众一心的死士。


不仅只是被动守城。还多次主动出击,诈降袭营,智谋百出。


还有各种巧设机关,创制兵器杀伤敌人。


打出了整个明末清初,老百姓守城的情形下,清军死伤最惨重的一役。


对比用职业军队只守宁远两天,觉华岛被屠戮,还吹嘘到天上去的袁崇焕,锦州被围困一个月不到就惊慌失措的袁崇焕。


如果说阎应元的能力是巨人,那袁崇焕不过是一个侏儒。


可以说阎应元是一个品格和能力都卓绝超伦的人物。


他的能力应该并不仅仅是守城。


而是有很高的训练指挥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才能短时间内让平民爆发出如此战力。


如果这样一个人物,能够给他更合适的位置,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想到这点,朱由简心中热血涌动。


他对此确实有强烈的好奇心。


机会就在眼前,他自然不会放过。


大部分人提到阎应元,第一反应就是把他和江阴联系在一起。


但阎应元却并非南方人,而是北方人。


而且就是北直隶顺天府通州人。


第九章 北直隶通州人阎应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