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巴小说网

登录 注册
Hi, | 退出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阎应元在幽都山训练的精锐[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m.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幽都山坐落在昌平州城西北方向三十里。


大明京城所在的顺天府古称幽州。


而幽州即是以这昌平州的幽都山而得名。


在幽都山的东南山麓,有一大片丛林。


丛林边缘有一条小径,通往林中一大片空地。,


空地中有一座锦衣卫的秘密军营。


锦衣卫总旗阎应元正在这里训练。


阎应元自从那天得到任命之后,第二天就赶到此处。


这里原本是永乐年间锦衣卫的训练基地,早就建有房屋。


后来年深日久,废弛下来,湮没在这一片茂密森林之中。


因为幽都山名字不吉利,附近居民不多。


只是偶尔有樵夫和猎人经过,在林中房屋过夜


朱由检查阅宫中旧档,偶然查到昌平州还有这么一处锦衣卫属地。


这处地方连现在的锦衣卫高官都不知道。


阎应元到这里之后,雇了一些樵夫,再和自己带来的五十名少年一起,初步把周围场地清空出来。


接下来他就要去招募一百壮士,训练成精锐中的精锐。


阎应元对此早有主意。


这并不需要跑多远,只要在北直隶的范围之内,他就可以找到符合需要的人。


明代的北直隶,正是古人所称的燕赵之地,幽燕之地。


这个地方向来以多壮士闻名,何必远求?


韩愈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苏东坡也说:“幽燕之地,自古号多雄杰,名于图史者,往往而是。”


大明的北直隶,人口比之往代,更为繁盛,岂有找不出一百豪杰的道理。


明代虽然重文轻武,但在民间热衷于研习武术技击的人,依旧相当多。


一方面,冷兵器时代,拥有强大的格斗能力,仍旧具有非常大的实用性。


另一方面,对搏击实战能力的嗜好和攀比,几乎是植根于人的天性。


在任何时代,即便没有任何功利性目的,都依旧会有大量人热衷于追逐此道。


再加上,明代的文化空前发达。


关于武技的理论比前代更容易交流。


拥有强大技击能力的高手,其实比以前任何时代都要多。


阎应元在十五岁以前,被父亲带着走南闯北,增长见识。


在各地就见过甚至结交过不少武技高手。


当然这些民间的武技高手,在明朝官方那里,并没有多少存在感。


一方面个人的武技和军队需要的那种群体配合的作战是两回事。


另一方面,明代武将来源主要是世袭和武举。


世袭不必说了,武举考策论,就足以让大部分民间高手却步。


即便锦衣卫之类,名义上承担皇帝护卫保镖职责,情形也差不多。


历史实际中的锦衣卫却并非如后世影视和小说中描述的那样,充斥着武技高手。


锦衣卫的中高级职位许多是世袭。


或者作为对有功的文臣武将的奖励,给予其后代或亲属的荣誉性恩荫。


甚至一些外戚也因为后妃的关系被赐予锦衣卫指挥使,锦衣卫同知之类的头衔。


这导致锦衣卫里有不少人其实是纨绔子弟,其格斗能力,可能连普通小兵甚至衙役都不如。


明英宗正统末,锦衣卫指挥使马顺能被一拥而上,毫无秩序的文官乱拳打死,也可想而知其格斗能力是多么差了。


如果有点武技和格斗能力,即便真的双拳难敌四手,也大可以挣脱逃走。


长时间来明代民间高手和朝廷之间仿佛隔绝,彼此不相关。


朝廷不理会民间这个群体。民间的武术技击高手也很少能出任朝廷的兵将官职。


只有嘉靖时期唐顺之、俞大猷、戚继光三个文武双全的天才人物,才略微打破了这两者之间的障壁。


但也仅仅是昙花一现。


第五十四章 阎应元在幽都山训练的精锐[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