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巴小说网

登录 注册
Hi, | 退出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3演播厅的大师课【中】[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m.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蓉城的演播厅并不像音乐厅那般大,台高不过80cm的舞台距离第一排观众席大约只有四米不到的距离。


舞台上,师生二人不用话筒也能将声音传到观众席的最后一排。


而坐在前三排的位置,基本可以看清舞台上的大多数细节。


比如奥拓刚才在讲述“一个波兰人在巴黎”的小故事,捏着鼻子模仿肖邦讲话口吻时一耸一耸的喉部小动作被前排观众看得一清二楚。


可爱的教授引经据典,用一个又一个小故事为现场还原了一幅十九世纪法国巴黎文艺界的模样。


在林幽幽的之下,一个不太一样的肖邦形象出现在众人心头。


季洋听得大呼过瘾,原来她所练习的黑键出自这样一个人的笔下。


开场约八分钟的时候,奥拓关于肖邦的作品做出了最后的陈述性概括。


“虽然他有浪漫的的伸缩处理,以及极其浪漫的音乐,但是在他的身上,永远存在着强烈的古典情怀。”


随着林幽幽的话声落下,现场进入了半刻安静。


坐在魏三碗一旁的青年教师率先鼓起了掌,随后现场的掌声再次漫过舞台。


这确实是一句值得反思的话。


李安通听到这句话,第一时间联想到他曾看过的一篇卫报乐评,乐评里称‘浪漫派的演奏实践正在逐渐吞噬浪漫主义时期的所有作品。’


不难理解,相较于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崇尚自由,推崇个人主义。


尤其在追求标新立异的今天,不少年轻的演奏家们为了走上更宽广的舞台,正歇斯底里的挖掘着、重塑着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


这番带着几分警醒意味的肖邦人物速写落下之后,掌声落下,林幽幽走到舞台最左侧和贾明玉几句沟通。


接着上半场大师课正式拉开序幕。


今天第一个登上舞台的学员是来自蓉城大学音乐系的本科三年级刘同学,他希望得到指点的曲目是肖邦的圣咏逃亡曲(1)。


“奥拓老师好。”


“林老师好。”


像是第一次走上大师课的舞台,刘同学上台的姿势略显拘谨,走路的过程中两只手不停地搓着衣角。


林幽幽给了刘同学一个鼓励的微笑,奥拓更直接,伸出毛茸茸的手,一个请的手势让人倍感重视。


刘同学坐到学生用琴前,微微调整琴凳高度,再次坐正的时候现场已经鸦雀无声。


一旁奥拓并没有坐在主办方给他安排的听课位,站在了钢琴左侧一米远的地方。


台下的人都能看到他的正脸,而他此刻的注意力已经全部集中在了钢琴前。


一个呼吸的功夫,只见刘同学抬手开启了演奏。


落指便是大气磅礴的上行琶音,带着先声夺人之势,看得出这个第一小节带着演奏者的精心准备。


但也就是这一个小节暴露出了所有问题。


尽管李安今天坐在这里的只是一个学生,但他是不免带入了老师的视角来看待此刻舞台上的演奏者。


演奏过于死板,从毫无关联的每一个右手音便可得知演奏者的手掌只是链接手指和手腕的工具,并没有起到再多的作用。


接着时不时出现的错音和卡顿的节奏说明演奏者的手腕并没有熟悉每一部分的演奏位置。


此处的不熟练并非指演奏者对于乐谱不熟悉,而是指不明确手腕每一次大转所要移动到的区域。


肖邦的1李安练过一段时间,该曲目他第一个解决的问题就是稳固手型和把位。


为此他简化了复杂密集的音群,只留琶音里的关键音符。


以慢速做到此点不再错音之后,才填充相应的织体加入其中。


从而继续提速。


反观此刻正在演奏的刘同学,谱面已过半,他的手指越来越显笨重,空气中的音乐也无法再向前迈进半步。


最终以乏味可陈结束。


演播厅恢复安静,看得出刘同学也自知水平有限,收手之后表情中没有懊恼,看向奥拓的眼神中充满期待。


啪啪啪-


奥拓率先带起一片鼓励的掌声,嘴里大声说着那句全世界的通用语歪瑞古德。


接着手掌面向大家,四指并拢下压,像开合的鸭子嘴。


“手掌。”


林幽幽翻译道。


现场安静下来。


奥托走到刘同学身旁,指了指对方的右手。


叽里呱啦一通,林幽幽:“你的手掌差点就消失了。”


奥托拿出谱子指到一处,“这里很好,你的掌关节被我听到了。”


“但是大多数时候我没有听到。”


“演奏这个曲目你必须要运用到掌关节,不然就会这样。”


随着机器人林老师的翻译,奥拓模仿了一段几乎一模一样的刘同学。


“每一个音都是独立的,这样不好。”


“连奏要动用我们的每一个关节。”


奥拓从衬衣口袋拿出一支笔,然后在刘同学的谱子上画了一个又一个小圆圈。


每一个圆圈里只有一个音符。


“现在试试,动用你的每一个关节,连奏。”


说完奥拓起身回到了他刚才的位置。


刘同学略带迷茫的看向林幽幽。


“只演奏画圈的音符,连奏。”


接着林幽幽又补充了一句,“先不用注意速度和准确度,大胆的弹出连奏的感觉。”


刘同学明白了,轻呼一口,思考片刻抬起右手按照两位老师的指点大胆的跳动起手指。


被简化的旋律无疑大大降低了谱面的难度,再加上现场气氛的加持,刘同学放开了自我。


豁出去了,刘同学想,反正今天来蓉院就没打算体面的离开。


令人意外的音乐效果出来了,刘同学指下极其夸张的琶音像是被串联了一起来,每一音都不再是孤立的。


奥拓再度鼓起掌。


现场自然是配合。


最后刘同学起身向着两位老师深鞠一躬,带着满满的收获走下舞台。


贾明玉掐表,第一个上台的学员只用了10分钟。


而这十分钟奥一共说了不到八句话,其中四句还是对着台下说的。


大师课这个东西怎么上,具体还得看大师的性格,看主办方的安排。


今天这场大师课,无疑奥拓是绝对主角。


性格温和带点幽默感的大师也不吝啬,在讲述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只针对台上的学员,同时也在向台下每一个人指出练习钢琴过程中普通人大都会存在的问题。


以刘同学的手掌案解析,他的那句“你的手掌差点就消失了,”就很好的提醒了在场所有人——永远要留心你的掌关节。


至于台下的人能否能记这句话,就全看个人的水平认知和理解能力了。


有人关注的是上课学员本身的问题,就像大部分魏家班本科一二年级的同学,他们今天带来的问题其实还没有上升到音乐,因为他们谱面的基本问题或许还没有得到充分解决。


有人关注的是大师的每一句话,就像马昱和邓仕祁,他们的手指已经拥有了足够的熟练度,所以难免不会关注到演奏者本身的问题。


他们更期待大师的某一句侧面表达,或许就是这一句,便能给他们带来一些特别启示。


李安即是后者,也是前者。


作为前者,他不自觉带入了自己的某位学生的视角,假设未来自己的这位学生出现了相关问题,他要如何去进行教学订正。


所以他现在很是好奇奥拓在刘同学的谱面上画了哪些圈,那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料。


第二位学员上台的间隙,李安抽空扭头看了一眼。


“您这是。”


正拿着手机对着舞台拍摄的季洋小声回道:“我要录下来回家慢慢研究。”


李安笑着解释道:“这堂课会有专门的录像,就不劳您操心了,叫你来是来录像的?”


季洋吐吐舌头放下手机,“老师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163演播厅的大师课【中】[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