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巴小说网

登录 注册
Hi, | 退出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六章 开战!开战!(5)[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m.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章惇马上表态:“启奏两宫慈圣,皇帝陛下……”


“旧年郭、赵二大臣等南征,曾过邕州等地,见交趾贼焚害我朝官民之烈……”


“今之殿帅燕达,昔曾随从出征,亲见交趾贼人之祸……”


燕达当即拜道:“臣昔率军从郭、赵二帅征讨交趾,目睹交趾贼寇肆虐我朝山河之惨状,实不忍卒睹!”


“昔南征大帅,逵如今待罪洛阳……慈圣及陛下可召其上殿,一问可知!”


一下子,就让吕公著窒息起来。


东府、西府就连殿帅也都表态了。


加上天子打出李德明牌。


他知道,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


只能做最后的挣扎持芴拜道:“奏知慈圣、陛下……”


“即使交趾有罪……然而我朝乃礼仪之邦……”


“若无故开启战端……”


“交趾入寇在先!”李清臣立刻反驳:“怎么能算无故开战?”


安焘也跟着道:“交趾乃我朝藩属,却无故兴兵,犯我疆土,杀我官民,已属叛乱!”


“朝廷兴师讨伐,名正言顺!”


西府两位在这个事情上的积极,自然可以想象——他们无论是挂帅出征,还是坐镇中枢调动。


只要打赢了,那么,就都有一份功劳。


而交趾能不能赢?


这不废话吗?


从西军那边随便调几个大将,譬如说彭孙、王文郁这样的悍勇大将。


再抽调几个将,直接就可以浩浩荡荡杀过去。


极有可能,大军还未跨越边境,交趾人就已经请降了。


他们若不识趣,那就打几仗好了。


正好,也让交趾见识一下,大宋在西北锤炼出来的精兵猛将!


吕公著无奈,只能再拜恳求道:“慈圣、陛下……”


“至少也该遣使先行训斥……给一个辩解的机会……”


熙、丰执政的好战,吕公著今天总算是领教了!


看看那几个人吧!


根本就没有将战争看的有多么了不起。


一个个都是跃跃欲试,仿佛交趾唾手可得!


可他们到底有没有想过,大军出征,从沿边抽调兵马,再送去广西,然后跨越边境,要多少钱帛,又得有多少将士,病死在那南方荒芜瘴疠之地?


于是,吕公著深深伏地:“此乃礼也,圣人之道!”


“伏乞陛下、慈圣明察!”


旋即,他听到了一个宛如天使一般的声音:“相公所言,确有道理!”


“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确该先礼后兵!”


吕公著抬起头,狂喜不已。


因为说话的人是官家!


其他宰执,也都是心里一动。


韩绛和章惇对视了一眼,都在心里面冒出一个念头:难道,我们错怪了官家?


怎么会!?


旋即,他们就听着官家继续道:“只是,却也不可不以熙宁八年为戒!”


“须得防止,交趾人如熙宁八年一般,大举兴兵来犯!”


“一面遣使,前往交趾,训斥其国主,命其交出犯我边境,杀我官吏之凶手,并将那两首诋毁、污蔑皇考的逆诗之人,交与我朝处置!”


“另一边,则当遣大臣、大将,统兵先往邕州驻防,以防万一!”


“正好,前时朕因为天旱不雨,恐有兵祸,奏请太皇太后、皇太后,以狄咏为御龙第一将,整兵五千,以备非常!”


“如今,正好用在此时!”


“先以御龙第一将,往邕州驻防!”


“如此靡费不多,也可有备无患!”


帷幕之中的两宫,在沉默了许久后,也都纷纷说话了。


“官家所言甚妙!”这是太皇太后在说。


“本宫亦以为善!”这是向太后在赞同。


其他宰执大臣和大将们,当即拜道:“陛下圣明!”


吕公著看着这个情况,无奈的叹息一声,他知道,这其实已经是开战了!


五千在京禁军精锐南下。


这些丘八到了广西,交趾人低头,他们就会乖乖撤回来?


笑话!


洒家跋涉几千里,就为了来广西旅游一趟?


来都来了,不砍几个首级换赏赐,怎么说得过去?


何况,官家的要求,实在太苛刻了!


交趾人根本不可能答应!


能答应第一条就不错了!


可他能有什么办法?


殿上孤立无援,所有人都在想着边功。


根本没有人关心战事一起,会有多少伤亡?又该有多少黎民涂炭!


对吕公著来说,现在唯一的好消息是——官家只遣五千禁军南下。


五千人……


耗费不算大。


而且,说不定真的能让交趾低头。


说不定,交趾人会答应惩戒入寇之人。


这样,他在努力努力,和司马光一起,劝说官家和两宫——以和为贵!


这样,大宋得些面子,交趾服软一下。


他和司马光在和一下稀泥,糊弄糊弄。


了不起,多给那些禁军发点赏钱,约束住那些武夫。


想到这里,吕公著就看向狄咏。


心中又舒服了一些。


狄咏他是知道的,这个狄青之子,素来是军中儒将,应该可以约束住禁军。


于是,他也只能跟着持芴而拜:“陛下圣明!”


只能先这样了。


注:熙宁兴学,在中央以太学三舍法为核心。


三舍法将太学生分成三个不同等级:上舍、内舍、外舍。


最初一千五百人,元丰扩大为两千四百人。


其中有一百个上舍生、三百个内舍生,剩下的都是外舍生。


升舍方法,以考试为主,结合行为考察。


按照熙宁、元丰陆续颁布的太学学令。


上舍学习两年,考核优异,经太学正等推荐,可以跳过殿试,直接授官。


内舍生可以跳过礼部试,直接参与殿试。


外舍生可以跳过发解试,直接参与礼部试。


太学除了升舍,自然有相关纪律约束。


同时一般一个太学生,学习五年,还没有升到上舍就可能被开革。


太学学生除了学习经义,还要学习时政、事务。


基本上,这就是一个儒家大学。


培养官员的地方!


(本章完)


第三百一十六章 开战!开战!(5)[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