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巴小说网

登录 注册
Hi, | 退出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章 《太学传抄》[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m.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份传抄并未用线装订,而是裁出了漂亮的长型后“之”字对折,而在封表之上除了四个大字之外,右下角还有一行“建安二十年春抄”的小字。


“春抄?”


“各处学府往来不易,故而暂定一年按四季分四抄,于年底再于四抄当中择其精华定为年抄。”


诸葛诞默默点头,觉得这个安排倒是合情合理,但再往后翻开,便又有了一些熟悉的感觉。


简而言之,能读得通顺的唯有二者,一为每文之标题,二为每文之撰写者。


《用水断料借水取油,水利坊革新纲要》——湘乡蒋琬


《上疏气下解水定粮仓新制》——东海糜竺


《何曰钱也?自夏起贝金粮布纸之千年大演》——零陵刘巴


《由“日行千里差一寸”读周髀算经之测天说》—成都张松


《浅论刻写篆隶于金山陶铭印刷之新解》——扶风法正


《齿轮三啮法及润隙优劣算学之较》——沔南黄月英


……


简略一翻,不少都是听闻刘皇叔的传闻时亦有听闻的名字,而从这些读起来都费力的文章中,诸葛诞倒是很清楚的知晓了自己与这些当世俊才当中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而再往后翻,几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也让诸葛诞瞪大双眼:


《玻璃暖室搭建要领及优胜之总》——隆中诸葛果果


《以算统理技艺之巧,凖绳规距定制简述》——琅琊诸葛乔


《论马政》——天水姜维


相较于前面的来说,两个族侄以所写的倒很是易懂,并且都有附带图解,分别是教人搭建暖室和制作新算学工具的简述,且都带有相较于改进的过往来说有何长处短处,相当全面。


而姜维所写的反倒是诸葛诞读起来最为通顺的一篇,一来是因为于军略来说他粗通一二,二来也是因为姜维用词并不诘屈,读起来相当易懂。


因而对诸葛诞来说震撼也最大,本以为军略乃是临阵巧变机略之道,但一篇文章将何谓庙算多者胜说得明明白白,养马之难今时方才一窥端倪,顿时令诸葛诞有些丧气。


眼见一个不过十三岁的少年脸蛋皱在一起,孔明倒觉得分外有趣,不过诸葛诞但倒是很快便调整了过来,还扭头询问孔明:


“兄长,我若是入了太学,伯约往常所读之书……”


“皆可读得。”


“那便好!”


这种心态孔明倒是也能理解,对少年人来说凡事都爱比较一番,更别提是同龄人了。


手上这份春抄翻到末尾,在这里制抄者似乎做了有意的弯折处理,让他一翻过来便将四页一起翻开来。


自左往后而读,页一是一首以“悲愤”为名的诗,简简单单的“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便将诸葛诞的心神牢牢抓住。


他生于建安七年,此时董卓伏诛已然有十年之久,但彼时的乱世之象依旧看不到尽头。


自幼年起便有人不断告诉他何谓乱世,何谓大汉,何谓治世,何谓太平,但诸葛诞读其文却不明其意,而眼下的诗文犹如女子纤纤素手探入淋漓鲜血,与他展示了可称得上残酷的二十年光景。


他只知腊月时蔡文姬以女身入学府与姜伯约激辩才给邺城挽回最后一点面皮,却从未想过其人身世竟如此……


将“陈留蔡琰”这个名字牢牢记在心里,视线往左边移动,页二倒是似最早的辕门抄一般,布列的是兴汉檄文,读起来亦有文采飞扬之感,尤其是与悲愤诗相邻而放,其乱世已终的用意也相当直白。


再往左看,一篇同样署名陈留蔡琰的《三分损益五声阶,以数术断乐理之迹》让诸葛诞略微睁大眼睛。


以兴汉檄文为隔断,一边是诗文记悲愤,一边是乐理新梳理,一边是离乱之苦一边是研学之乐,诸葛诞说不出话来。


只能扭着脖子看向这份文抄的末尾,在那里是既无檄文也无诗句,更无高深文章,有的只是简简单单一句话。


“极群下之知,尽天下之美,至德昭然,施于方外,说德归谊,此太平之致也。”


轻轻吸吸鼻子,手指轻轻抚着这一页纸,诸葛诞想要尝试说些什么:


“此亦乃弟之所愿……”


轻轻拍了拍这个族弟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随即孔明说起来另一事:


“汝既随父长于荥阳,那想来对黄河并不陌生,可愿随吾观江水乎?”


诸葛诞顿时有些意动,毕竟哪个少年人没有知天下之大的图愿?但保险起见还是询了一句:


“独有江水乎?”


“那倒不是,还有……江东的琅琊故人。”


第47章 《太学传抄》[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