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巴小说网

登录 注册
Hi, | 退出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章 从《如梦令》推开的物理大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m.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过考虑到老苏眼下已经算是完全体,不像1665副本中小牛那样还是个青春版。


因此徐云一度认为他就是靠经验想到的这个层面,毕竟灵光一闪的先例在科学史上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不过如今看来。


老苏对于‘力’的探究——或者说认知雏形,应该早在四十多年前就开始了。


横渠先生。


指的便是张载。


张载是北宋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也是北宋五子中最有名的一位。


他发展了“气一元论”的思想,为中国古代辩证法“两一”学说的集大成者。


当然了。


比起张载的名字,他所说的一句话可能知名度更高: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没错。


这句90%宋朝之前的穿越文中都会出现的名言,便是出自张载之口。


与此同时,张载也是古代比较少见的地圆说支持者。


说起地圆说,后世一般认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第一次提出了地球这一概念。


等到了公元前3世纪。


生活在亚历山大的科学家埃拉托色尼,则用几何学方法确立了地球的概念,并且计算出了地球的直径。


而在华夏古代,地圆说的支持者也有不少。


其中最有名的属于东汉张衡《浑仪注》中的一句话: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


同时《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里也有记载记载:


“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


也就是黄帝问天地之下是什么?


岐伯说天地之下什么也没有,是一片太虚。


接着黄帝又问太虚是什么?


岐伯说,天地是浮在其中的空间。


不过可惜的是。


由于各种原因,古代华夏并没有将地圆说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各个朝代只是零散的存在一些支持者,直到明朝时期才会开始真正改善。


当然了。


眼下的1100年在时间线上和明朝相隔不算太远(相较于汉唐来说),因此地圆说的支持者倒也不算特别罕见,更算不上异端。


而老苏所说的张载,便是宋代最有名的一位地圆说学者。


张载在自己最为重要的作品《正蒙》曾经说过几句话:


“地纯阴凝聚在中,天浮阳运旋于外,此天地之常体也。”


“恒星不动,纯系乎天,与浮阳运旋而不穷者也。日月五星逆天而行,并包乎地者也”。


“地在气中,虽顺天左旋,其所系星辰随之。”


当然了。


其中第二句的恒星指的并不是恒星,而是固定的星体。


除此以外。


张载也认为物体会下落,是因为‘物皆有磁’:


大地下方的某个深处存在有一片空间,其中的土壤具有特殊的磁力,所以才会吸引着物体下落。


而人没有被完全吸进地心,则是因为被表层土壤挡住了。


所以他告诫后人不能把地面挖太深,以免把表层的土壤挖光,导致所有人都被吸进地底。


实话实说。


以后世的目光来看,张载的论点其实有挺多错误的。


比如吸引物体下落的并不是磁力,又比如我们脚下的‘表层’极深,足足多达六千多公里。


哪怕是后世毛熊的科拉超深钻,也才挖到了地底12262米处。


如果假设地球是个三十层高、每层之间有20级台阶的建筑。


那么后世人们只不过是站在顶楼的入口,朝下走了......


一级台阶罢了。


所以别说把地面挖塌了,地球哪怕是啥事不干让你去挖,人类也不可能把大地掏空。


不过还是那句话。


以后世相对成型的认知体系去评论一千年前的某个观点,本身就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


张载的这些观点,可以说已经是这个时代的天花板了,性质上已经触碰到了引力的范畴。


可惜张载并非是专业的物理学家,甚至没有经历过太多物理知识的教育。


因此在提出了观点后,他也没有能力去论证自己的推理,而是去推论起了理学。


不过受张载影响,老苏明显具备了一定相关的认知,这显然是件好事。


因此在听到老苏这番话后,徐云朝他微微点头,有些敬佩的说道:


“横渠先生学究天人,他所提出的磁力一说虽然不算准确,但离真相也非常接近了。”


随后他用脚踩了踩地面,布鞋与地面发出了夯实沉闷的接触声:


“根据风灵月影宗的手札记载,咱们脚下的这片大地叫做地球,是一个近似圆形的球体。


而吸引物体落下的,便是一种名叫重力的力。”


..............


注:


怕被说灌水啥的,解释一下,这两章会有一个很长线的伏笔,也是这本书重要程度前三的一个伏笔,诸位可以考虑放个眼在这儿。


对了,这个月应该有十个粉丝称号,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评论区,四个盟主大佬,估计要舵主以上才有了。


第一百三十章 从《如梦令》推开的物理大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