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巴小说网

登录 注册
Hi, | 退出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九章 蝴蝶翅膀扇啊扇(大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m.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周多前。


在写信给贾宪的时候,老苏曾经和徐云提及过一些情况:


贾宪年事已高,平日研究的又是有些相对精深的数算问题,不为金钱所动。


想要说动他前来汴京帮忙,必须要拿出足够让对方心动的砝码才有。


因此在选择书信留言的时候。


徐云只能费尽脑汁,把贾宪最可能感兴趣的一些知识给写上去。


比如阴阳...也就是奇偶变化,少量二项式问题,以及......


《九章算术》中非常有名、并且截止到目前解法并不多的开立方问题等等。


结果没想到。


徐云下的‘药量’貌似有些大,对方已经在顺着网线爬来的路上了。。


当然了。


由于视角的限制。


徐云并不清楚自己有个读者正准备亲自上门寄刀片,这货还在悠哉悠哉的教着课呢。


在王越病逝的第二天,他又在府中见到了按时上门的小李同学。


“李姑娘。”


徐云先是很熟稔的小李打了声招呼,随后有些诧异的朝她身后看了一眼,问道:


“今日怎不见简王殿下的身影?”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


小赵和小李二人几乎每隔一两天便会上门一次,跟着老苏一起听着徐云教导物理的入门知识。


眼下十天过去。


哪怕是没啥物理基础的小赵和小李,都已经会做基本的受力分析了。


按照前两天散堂时的约定。


今天小李和小赵本该同时抵达府上,纵使小赵有事不来,也该提前派人送个口信才对。


毕竟古时候的人,对于守约的概念还是很看中的。


哪怕是放鸽子也得遵守礼节,甚至赔些礼物啥的表达歉意。


不像后世一些作者,明明咕了却啥表示都没有。


听到徐云的这番询问,小李的脸上顿时表情一肃:


“王林,今日宫中临时有些变故,简王殿下恐怕是听不了课了。”


徐云眨了眨眼,诧异道:


“宫中?简王殿下不是已经不涉宫事了吗?”


先前提及过。


在宋徽宗即位后。


小赵为了不引起猜疑...或者说为了保命,性格‘被迫’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不但流连于酒肆青楼,该参加的朝会也一次不去,几乎不和朝堂有联络。


甚至因此被宗正寺参过好几次本,只不过都被宋徽宗“宽宏大量”的给压了下去。


在这种背景环境下。


今天的小赵却跑到了宫里,这如何不让人感到意外?


眼见徐云一脸的诧异,小李先是朝周围看了几眼。


确定周围没人后,压低声音道:


“昨夜寅时,向太后起夜途中摔了一跤,情况似乎不太妙......”


徐云闻言,瞳孔顿时一缩。


向太后。


这是华夏历史上一个没啥戏份、但却不可忽视的人物。


说她没啥分量,是因为她的过往人生没啥波澜:


她是宰相向敏中的曾孙女,宋神宗赵顼的皇后,1085年,宋哲宗继位,尊她为皇太后。


在华夏历史上,类似这种履历的女子说多肯定不多,但说少却也不算少。


从秦时嬴政称帝到溥仪终末,华夏历史上的皇帝有四百多位,皇太后保守估计三百出头还是有的。


和慈禧之类的太后比起来,向太后确实没啥出彩的地方。


至于不可忽视嘛.....


便是先前在介绍小赵同学时提过的,她是宋徽宗能上位的最大功臣,甚至可以算是唯一助力。


从性质角度上来说。


向太后的识人不明...或者说为了保护自己地位而强行扶持宋徽宗的选择,是北宋走向暴毙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因此作为一位宋粉,徐云倒也隐约记得向太后的死因:


公元1101年。


向太后因为突发中风,在正月某日突然死亡。


享年五十六岁还是五十七岁吧.....


而在此之前,史书对她的记载则是‘仪体无恙’。


也就是说......


按照正常历史轨迹,向太后似乎..也许..可能..大概.....


没摔过这一跤?


想到这儿。


徐云的眼中不由闪过了一道惊疑。


因为他又想到了......


老苏。


同样是按照正常轨迹发展,此时的老苏应该已经从汴京启程,赶回了自己的老家京口。


但在如今这个情况下。


因着徐云的突兀出现,老苏打消了回京口的想法,暂留在了汴京。


加之自己把本应去世的王越给救了过来,可以说在时间线角度上来说,副本和历史的标准线已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出入。


更关键的是......


徐云、或者说后世很多专家都做过猜测:


老苏会在明年病故,很大可能是因为他在期间摔了一跤,导致了精神状态骤然萎靡。


那么假设——只是假设哈,如果老苏摔的这一跤,就是在回京口的路上发生的呢?


那这是不是可以再衍生出一个猜测:


向太后的这一跤,其实本该发生在老苏身上?


就像被说过无数遍的蝴蝶效应一样。


徐云在老苏府上扇了扇翅膀,宫里的向太后就被吹倒了?


当然了。


这只是徐云无根据的猜测,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


毕竟这个年代和后世相隔了整整九百年,谁也说不准真实的历史细节到底是什么情况。


说不定在真实的历史上,向太后就是摔了这么一跤、一切都只是巧合呢?


随后徐云晃了晃脑袋,将这些想法甩到了脑后。


转身对小李道:


“太后身体有恙,简王殿下身为后辈,前去探视也是应尽之理。


既然如此。


李姑娘,咱们便先做咱们的事儿吧,老爷已经在书房那边等着了。”


小李闻言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了一丝期待。


随后徐云引着小李穿过几道院墙,最终来到了老苏的书房外。


或者准确的说,是老苏的书院:


作为宋神宗都羡慕的藏书大家,史记老苏家中的书籍足足有书万册,堪称浩如烟海。


在正常的历史上。


老苏回京口的时候,甚至直接承包了三家车队,出动了足足数十辆马车,才将自己的存书运回了京口。


因此在这处府邸里。


老苏藏书的地点并不是一间屋子,而是一处由三栋二层阁楼组成的院落。


当徐云二人抵达这处院落时,老苏正坐在院中的石桌上,打量着一台显微镜。


没错。


显微镜。


当然了。


这是一台由徐云提供图纸、通过工匠粗制的简易显微镜,倍数只有二十多倍。


毕竟更高倍的精度镜片需要通过计算才能制备,比如1/f=(n-1)(1/r1-1/r2)的磨镜者公式等等。


同时还要考虑玻璃成品的各类指数。


哪怕徐云直接套用公式,最少也得再花半个月才有可能完成。


更别提徐云的打算是让老苏他们自己推导实验,需要的时间还要更多,最少最少都得花上一个多月。


不过高倍精度是一回事,低倍显微镜就是另一回事了。


就像老苏自己曾经搞出过五倍级别的望远镜一样。


在北宋时期,不需要专业的公式推导,你硬磨都能磨出一套低倍显微镜出来。


虽然二十多倍的显微镜还不足以观察细胞结构,但却可以勉强作为微观领域的入门设备。


至少满足一下老苏的好奇心啥的嘛。


进入院子后,小李很乖巧的与老苏行了个礼:


“苏伯伯早。”


“哦,清照来了。”


老苏将目光从显微镜上挪开,先是与小李打了个招呼。


随后轻咦一声,问出了和徐云一样的话题:


第一百三十九章 蝴蝶翅膀扇啊扇(大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