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巴小说网

登录 注册
Hi, | 退出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章 军事神器!(新群已建,群号在作家的话)[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m.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马蹄铁?”


听到徐云口中冒出来旳这个词儿。


王禀顿时一愣:


“那是核武?”


徐云想了想,从身上掏出了一副纸笔。


这是他不久前偷闲做出的铅笔,比后世的要简易一些,木条+铅芯制成。


虽然字迹效果也不如后世工业铅笔那么清晰,但应应急还是没啥问题的。


至少在效率和便捷性上,要远高于墨笔。


只见他先是在纸上画了个马匹的示意图,又在马蹄处往外拉了个箭头。


代表着将这个区域放大的意思。


接着再在箭头的末尾画了个马蹄铁的简易图示,将纸推到了王禀面前:


“校尉大人,此物便是马蹄铁,又叫做马掌。”


“它是一种光滑的铁盘,在每端弯成环,正好能贴合在马匹的足底。”


“它不仅能够保护马蹄,还能使马蹄更坚实地抓牢地面,防制打滑。”


王禀接过图示看了几眼,若有所思道:


“马掌,这个名字倒是有些意思.”


徐云见状,试探着问道:


“校尉大人在军中未曾见过此物?”


王禀摇了摇头,语气很肯定:


“从未见过。”


听闻此言,徐云反倒是有些迷糊了:


不会吧?


宋朝居然没有马蹄铁?


这可是公元12世纪了啊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罗马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就把这东西搞出来了。


其实徐云不知道的是。


由于马蹄本身是一种角质层,有些类似人体的指甲,实际上是不会有明显疼痛感的。


在中原这类土质较软的平地和草原上,马蹄磨损程度不会特别严重,历代也就相对性的没那么重视。


因此在历史上。


本土要到元代以后, 才会正式普及开马蹄铁。


当然了。


后世本土曾经在安山古城出土过一副马掌, 经过年代计算,大概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


这个时间点差不多是在西汉设置乐浪等郡前后,可以说是目前能追溯到马掌成品的最初年代。


但这就像历史上其他一些特殊发明一样。


东西出现的早,不代表就会被当时的人接受应用。


更不代表能够进一步社会化的普及。


有个很简单的例子:


当初汉朝北伐匈奴, 马匹都是七八万出, 三四千回。


没逢战事,马匹的损失甚至比士兵还大。


例如《通典》中便有记载:


(汉武帝)厩马有四十万匹。时, 匈奴寇边, 起卫青、霍去病发十万骑,并负私从马凡十四万匹, 穷追大破匈奴。汉马死者十余万匹, 匈奴虽病远去,而汉亦马少,无以复往。


而在这些马匹损耗中。


绝大多数汉马都是因为马蹄磨损的原因失了战力, 最终只能埋骨在大漠。


倘若西汉时期真的做到了马蹄铁的普及,这种马匹损耗绝然不会如此之大。


实话实说。


华夏自古以来便地幅广袤,有些边境地区搞出过马蹄铁很正常,或者说几乎是必然。


但它们由于闭塞性的缘故无法做到大规模普及,这也是个无法反驳的事实。


某些东西是咱们发明并且运用的,咱们一步都不能让, 那是先民们的心血。


比如中医, 比如传统节日。


但有些东西从时代的角度来说咱们是落后的,倒也没必要梗着脖子把它们强行搂回来。


老是嚷嚷着啥东西都是咱们发明的, 那咱们不就和偷国一样了吗?


因此在眼下这个时代。


个别山沟沟的部族里可能存在有马蹄铁,或者类似马蹄铁的护具。


但在宋朝西军的阵营里,马蹄铁确实是个稀罕物。


当然了。


没见过归没见过。


但作为将来能统领太原防务的帅才, 王禀几乎在徐云介绍完马铁蹄的瞬间,便意识到了这又是个好东西:


大多数军马的蹄足受损, 都是因为蹄足先在冷潮湿的环境中变软, 而后被坚硬的山石磨破。


最终磨损过度或者患上蹄病。


而马蹄铁若是真能制作出来并且普及


有望改变战局这种话可能有些夸大, 但把军马的损耗降低个大几成是没啥问题的。


不过很快, 王禀的表情又平静了下来:


“小王,你的想法虽然不错, 但却有个致命的缺陷。”


徐云眨了眨眼:


“什么缺陷?”


“我且问你,你所设计的马蹄铁,单个重量几何?”


徐云想了想,后世的马蹄铁大多都是铝制的, 单个质量大约1.5斤左右。


理论上钢铁的密度又是铝的三倍, 所以单个马掌大约是


“四斤上下。”


王禀点点头, 这个数字和他预想的差不多:


“单个便要四斤,马有四蹄, 一副四个便是一十六斤。”


“如今我朝西线共有战马两万余匹,尽数覆盖则需三十二万斤精铁。”


第一百六十章 军事神器!(新群已建,群号在作家的话)[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