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巴小说网

登录 注册
Hi, | 退出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九章 这下真啥东西都往DNA里去刻了(6.241K)[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m.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外界。


随着这阵细雨的落下。


许多原本会朝另一个方向发展的事件,都悄然的出现了拐点。


这些事有大有小,有轻有重。


其中有国家战略级别的计划,也有寻常人家的小生意,还有市井中平民的拌嘴小事。


这阵细雨就像是一把扫帚一样。


将社会中诸多的戾气垃圾通通给扫了个干净,也让无数人的人生轨迹默默的发生了变化。


而当这无数量变的拐点累加到一起时,某些质变自然也会随之发生。


当然了。


这种质变肉眼无法得见, 触摸也触摸不到,并且可能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才会真正见到成效。


上至当权者,下至普通百姓,顶多就是感觉到很多事情似乎变得比预期中顺利,仅此而已。


因此身处幽闭空间中的徐云,自然也无法得知这些变化。


他只能通过字面意思来猜测,这多半是个类似加持性的buff, 游戏里也算常见效果。


但这个所谓的+1到底是啥效果他就不了解了。


随后他将好奇暂时搁置到了一边, 将注意力放回到了小球上。


之前他已经开掉了四个小球。


分别开出了时光相册,一张没有任何解释的公式卡,一枚彩蛋以及一个buff。


这些奖励虽然各有特色,价值也谈不上低。


但似乎都不是类似吡虫啉配方的现实技术。


不知道接下来的四个小球里,会不会出现其他一些黑科技?


想到这里。


徐云不由伸出手,戳向了第五个泡泡。


啵~


片刻过后。


徐云的面前再次飘来了一张纸片。


他下意识的接过纸片。


这张纸片的质地非常柔软,只有一片创可贴大小,上面的内容也非常简洁,只写着一个地标:


经度:117.26132


纬度:31.83843


【提示:这是一个坐标,你猜猜会发现什么?】


徐云顿时皱起了眉头。


虽然他的专业是理科,和地理没有任何交集,业余生活中也没怎么接触过经纬度的信息。


但作为一位两辈子的科大人,他对于这个数字还是有些印象的:


最后那几位数先不管, 光看前面的五个数,这特么不就是科大校区吗?


至于后三位数是哪儿就不好说了,但必然在科大校区内。


科大校区内......那儿会有啥东西?


总不会还有蟑螂吧?


况且......


要是女生宿舍该咋办?


抱着这股有些微妙的心情, 徐云将纸片收好, 继续点开了第六个光球。


啵~


见到光球演化物的瞬间, 他的眉头立时微微一挑:


第六个光球化成的依旧是一张小纸片, 但这张的纸片他有些熟悉:


当初刻有第五代吡虫啉配方的纸片,就是这种材质与规格。


果不其然。


当纸片落入手上后。


徐云将其摊平于掌心,只见其上赫然写着一行字:


【DNA存储技术:这是一项很有意思的科技,但同样需要花费亿点点精力研究,准备好了吗少年?】


【评价:不要什么都往DNA里去刻啊魂淡,枫花恋的退隐前绝版视频除外。】


“好家伙,DNA存储技术?”


作为一名生物汪,徐云这辈子对于生物的尖端科技还是比较了解的。


在目前的生物学尖端领域中。


DNA存储技术一直都是个传播度不高、但公认很有前景的项目。


这种技术的理论基础很简单:


首先。


目前的电脑数据,都是用0和1来保存的,也就是二进制。


而生物老师没被气死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DNA的每一位都只有四种可能:


AGCT。


如果把碱基进行赋值,比如A+T = 0,G +C = 1,那么就能把化学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


因此一个DNA,就能看成一个二进制的数据存储材料。


至于为什么要用DNA作为数据存储材料呢?


原因同样很简单。


现在地球每一天所产生的信息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过去5000年人类文明进化史的信息总和(Source:  Data )。


这也是大数据时代这个词的由来。


按目前趋势估计。


仅明年一年之内,就将产生48ZB (1ZB = 10^12 GB)的数据量。


等到2040年。


全球最少需要一百万吨的硅基芯片,才能存储当年产生的数据。


所以,有人就瞄上了DNA。


从技术上来说。


除了二进制效果外,DNA能够从头开始进行人工合成,通过固相合成仪即可实现。


另外,DNA还能通过PCR技术在实验室中进行大量扩增。


这就保证了能够方便合成大量具有想要序列的DNA。


至于DNA用于信息存储的优势嘛....


自然是存储密度大、能耗低、存储周期长等了。


比如DNA存储密度可达到10^19bit/cm3,也就是说理论上仅需要一公斤DNA,就可存储目前的全球信息总量。


在2012年的时候。


宾大的Church等人利用DNA合成技术存储了一本书,包括53426单词、11个图片和1个JavaScript程序,共5.27MB 。


随后,他们又将一张动态gif信息存储入DNA中,并可导入大肠杆菌中进行自我复制。


到了去年,也就是2021年。


本土东南大学团队成功将校训「止于至善」四个汉字存入了一段DNA序列中,这事儿还登上了SCIENCE ADVANCES。(DOI: 10.1126/bk0100)


但另一方面。


这个技术虽然比较有前景,但局限性也很大。


首先就是成本。


一般来说。


DNA的碱基AGCT要0.5-1美元一个,也就是3-6华夏币。


由于“耗材”太贵,无论是实验还是民用普及都有些难度。


其次则是读取的问题。


目前储存一部电影,平均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比起电脑硬件周期要长上许多。


当下整个技术最前端的是耶鲁大学Erlich带领的团队,不久前他们编码了一个叫做movie 1的操作系统。


这个系统不但能顺利运行起来,甚至还能玩玩扫雷。


总而言之。


这不是一项凭空出现的技术,具备一定的成品基础和可能性,接受度上相对没那么困难。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


就像当初第五代吡虫啉配方外还有第四代这个门槛一样。


光环给出的这个DNA存储技术,恐怕依旧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研发才有可能取得成果。


与此同时,


徐云的心中还出现了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他总觉得这项技术,似乎是为什么其他东西准备的一般。


但他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没想通到底和啥有关系,只能暂时将这个想法放到了脑后。


也许只是自己的胡思乱想吧.......


总之无论如何。


这项DNA储存技术,也是目前他所得到的唯一一项实体技术。


之前的方程和地标顶多都只是有一定技术具现的可能性,不能算是保底的配方。


随后徐云调整了一番呼吸,将目光投到了最后两个光球上。


它们会出现什么东西呢?


很快。


啵~


这一次。


出现在徐云面前的依旧是一张与DNA存储技术一模一样的纸片。


技术奖励二连击.JPG。


拿到纸片后。


徐云熟练的将纸片翻了个面,看到上头所写的信息时,整个人却是微微一愣:


“好家伙,怎么是这玩意儿?”


只见纸片之上,此时赫然写着几个字:


【人工智能-入门版-可升级】


【评价:比小爱同学都要笨很多的人工智障,但只要你能成为长跑选手,便有可能看到它升级的一天哟!】


第一百七十九章 这下真啥东西都往DNA里去刻了(6.241K)[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