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巴小说网

登录 注册
Hi, | 退出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八章 朝会?殿试!朱橘钦点状元!沐英回来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m.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胡惟庸站在人群之中,神色有些阴沉。


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他现在就是有这样的感觉,撺掇了这么多官员一同上奏,抛出那么些个难题,却是被朱橘轻松化解。


虽然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但已经无法给朱橘造成压力,且此刻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落在了四十一个新科进士的身上,都想看看这帮新贵实力如何。


一场大朝会,竟是成了另类的殿试!


此刻,进士们皆是凝神思虑,因他们皆是朱橘第二张考卷筛选出来的,经历过刁钻水利难题的他们,此刻倒也并不慌张。


慢慢的,已是有人抬起头,欲言却又有些犹豫。


“你有思路了?”


朱橘看到了他的神情,笑问道。


“启禀监国,学生的确是有一些思路,但还不够完善,恐思虑不周,惹人笑话。”


那进士拱手道。


朱橘摆了摆手。


“嗐,你是新人,有些思路已然是难能可贵,岂会有人笑话你?”


他笑道,


“说,说,但讲无妨!纵然讲得不对,我也不会罚你,首先你这个勇气就值得嘉奖!”


那进士闻言,方才放下心来,深吸了一口气。


“遵命,那学生就试解云南土司叛乱这一题。”


进士沉声道,


“学生尝听闻云南地界,民风彪悍,有大大小小土司数百家,其首领性格不一,有的安分守己,有的狡诈多变,有的目光长远,有的狭量短视。”


“也正是因此,云南长期处于混乱的状态,在混乱中勉强保持一个微妙的平衡。若安分守己、目光长远者势大,则云南太平;反之,则叛乱不断。”


“此次云南土司叛乱,学生心想,应该就是第二种情况,有几位品性顽劣的土司首领做大,进而席卷诸部,引出叛乱来。”


朱橘微微颔首。


“不错,你挺有见地啊!”


他赞许道,


“你叫什么名字?”


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这位青年进士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剖析起局势来却是头头是道,一下子就把云南土司动乱的根本原因给点了出来。


人才,绝对是人才!


不光朱橘这么想,在场诸多文武也都是连连点头,目露赞赏之色。


确为青年才俊!


那进士再一拱手,道:


“学生姓解,解豸之解也,名开,江西人士。”


朱橘眉头一挑。


“解开……解?你认识解缙吗?”


他连声问道。


解缙,那可是明初第一大才子,主编永乐大典的猛人啊!


想想后世对永乐大典的推崇,就知道解缙是多么的才华横溢!


此刻碰到同姓的,他自然是要问上一问。


“呃?这……”


解开明显有些愕然道,


“不知天底下有几个解缙,若说学生认识的……家中小儿,亦叫解缙。”


朱橘:“?!”


诶哟,这不巧了么这不是!


原来这个解开,是解缙他老爹,难怪这么有才华啊!


老子英雄儿好汉啊这是!


“你儿子几岁了?”


朱橘兴致勃勃的问道,


“现在何处?”


解开:“……”


这不是在朝会之上么,怎么还讨论起家长里短来了?


但监国问话,他又不得不答,只能如实道:


“回监国,小儿如今刚刚两岁,在老家安置,如今还在咿呀学语呢。”


朱橘微微颔首。


“好好教育你儿子,将来定然是个人才。”


“行,我就是随便跟你聊聊……对了,第一次会试的时候,你没上榜?”


解开点了点头。


“第一次会试,学生虽已经全力以赴,奈何技不如人,名落孙山。”


他拱手道,


“不过,不为官吏,便为良师。学生在家乡也有谋生之法,数个学堂的孩童学子正等着学生去教授,所以,当时学生也并未有多灰心,谁料陛下和殿下重开恩典,再行会试,学生激动莫名,心中希望再燃。”


“二次会试之题目,与以往与众不同,不可谓不刁钻,幸得早年父亲带我游历山川,也曾观过大江大河,故而心中有些思路,最终侥幸得中。”


“学生叩谢陛下、监国之盛恩。”


说罢,他又再度下拜叩首。


无论是说话还是行为姿态,全都十分得体,叫人挑不出半点毛病来。


“瞧瞧,瞧瞧,这样的人才,险些埋没了!”


朱橘指着解开,朝着一众文武道,


“这就是父皇为什么要力排众议,重开科举的原因——不能让庸碌无能,只会写一些空头文章的人上来,而埋没了真正胸中有丘壑的人才!”


“这位解开进士,就是证明!二次会试,成果斐然!”


众文武闻言,皆是拱手行礼:


“陛下圣明!殿下英明!”


朱橘笑着点了点头,朝着身边的毛骧道,


“去,叫人把解进士的会试试卷拿来我看。”


“遵命。”


毛骧应声而去。


“解开,你继续说。”


“是。”


解开站起身来,收拾好了思路,继续道:


“学生认为,对云南土司,应该刚柔并济。”


“并且,刚的对象和柔的对象,也要分出不同来。主要是进行一番调查。”


“对于安分守己、目光长远的土司首领,应该予以安抚和扶助,令他们做大做强,以压制心思叵测之辈,这便是以夷制夷之法。”


“云南地界多瘴,亦多毒虫蛇蚁,非本地之人,往往水土不服。所以,朝廷不能大举用兵,还是要利用好当地人,以他们为拳,击打不臣!”


“尤其是对于那些油滑狡诈,归而复叛、叛而复归之辈,当采取以夷制夷之法,否则对于朝廷来说,总归是一件棘手的事,虽为癣疥之疾,却无法根治,白白费心。”


“而对于动乱分子,则应该予以威慑,朝廷应当派出精兵悍将,挑选一支可以歼灭的土司,果断出兵,以求速决速灭,如此一来,方可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朱橘听得连连点头。


“不错,真不错!”


他赞誉道,


“你这一番话语,不光是把如何平定土司叛乱的方法说了出来,甚至都要把朝廷对整个云南的政策都讲清楚了。”


“好,好啊!”


“看来,你是想要当状元了!”


不愧是大才子的老爹,确实没让人失望啊!


“监国谬赞了。”


解开一脸谦逊的道,


“学生才疏学浅,浅薄之策,不敢奢望状元。”


朱橘哈哈一笑。


“不要这么文绉绉的嘛!”


他抬手道,


“放松一点,不用绷着!”


“年轻人,就要有年轻人的精气神!你有才能,纵是傲气一点也没什么!”


正此时,毛骧已带着会试考卷前来。


“殿下,微臣来去匆忙,没有分辨哪张是解进士的考卷,就一股脑全都带过来了。”


朱橘嗯了一声,在四十余张试卷之中寻找解开的答卷。


一边找,他一边道:


“还有剩下的十来个题目,你也要答吗?”


“若是要答,继续。”


解开摇了摇头。


“其余题目,学生暂时还没有思路。”


纵然是有,以他的性格此刻也不会作答,锋芒不能太露,也得给别的同年发挥的空间呐!


“嗯,那你权且退下。”


朱橘略抬了抬眼皮,朝着众进士道,


“解进士为你们开了个好头啊!”


“你们若是都有他这样的水准,本王绝不吝啬官位!”


“还有谁想上来试一试的?但试无妨!能在我的考卷下入选进士的人,绝非无能之辈!”


“来吧!展示!”


一番话语,听得众新科进士皆是蠢蠢欲动。


都说万事开头难,有了解开打了个样本,他们此刻心中已然有数,缺的,只是更加精妙的奏对思路!


“启禀监国,学生亦有了几分思路。”


“私盐屡禁不止,盐枭猖獗,其根源,还是因为制盐、运盐的过程中,存在巨大的漏洞……”


“启禀监国……”


“……”


一时间,众新科进士文思如泉涌,各种思路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有些精妙的,朱橘都忍不住拍案叫绝,当场询问姓名,抽出会试考卷细看。


对于平庸的,朱橘也往往是以鼓励为主,并不否定对方。


如此一来,进士们自然是踊跃发言,到最后,四十一个进士竟是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毕竟,没有人自甘落后。


纵然不如解开,也要争夺一番榜眼、探花乃至二甲的位次啊!


这一场朝会,足足开了两个多时辰!


直到日头高照,朱橘才将手中的答卷放下。


“呵呵……不错,都不错。”


他笑着赞许道,


“看来我大明朝这第一次科举,的确是筛选了不少人才啊!”


“你们之中,有一些人的新锐思想,或将改变整个大明!本王不是在夸大其词,这是事实——这个世界,是靠人才推动的!”


稍稍一顿,朱橘又看向在场的诸大臣,笑问道:


“诸位臣工以为,这些新科进士材质如何?”


“可堪大用否?”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我,皆是感受到了几分危机。


“殿下。”


刘伯温从人群中站了出来,久未发言的他此刻由衷的称赞道:


“老臣今日一见新科进士们的谈吐与精气神,只觉得后生可畏啊!”


“昔日,老臣也曾参加过前元的科举,皆是从四书五经之中选取题目,虽然也能选取到人才,但就老臣看来,的确多数都是空谈之文学家,实际有才干者,确乎稀少。”


“如今陛下与殿下改革科举,以政务国事为题,果能筛选真正有才之士!此番改革,可谓是大获成功!”


“若延续这样的科举制度,那才是真如唐太宗所言,天下英雄皆入骰中矣!”


“老臣为陛下贺,为殿下贺,为大明贺!”


一番话语,可谓是将新版科举吹捧的天花乱坠。


刘伯温不是溜须拍马的人,此刻,他是真心流露,真心为大明有了更好的选官制度感到高兴!


“说得好!”


朱橘赞道,


“刘师傅这番话语,亦是本王心中所想!”


“所谓真金不怕火炼!本王知道,新制科举在朝野之间,以及民间都起了不小的争论,所以,本王今天把新科进士们拉了出来!”


“这真金啊,他就不怕火炼!今日一炼,证明所选四十一位进士,皆非草包!”


“将来科举,也要以此次科举为样本,诸位臣工,选官的制度改进了,你们之中,若有后生晚辈、门生学员要想要参加科举入仕的,趁早转变思路,不然,时代的浪潮奔涌向前,可能就顾不上他们了!”


“这,也算是本王的忠告吧!”


此番话语,振聋发聩,令在场文武皆是心中一震!


危机感,紧迫感……接踵而至。


活在舒适区里的人,注定是要被淘汰的!


“解开。”


朱橘忽的开口道,


“学生在。”


解开从人群之中走出,模样愈发恭敬。


他自认也算是个优秀人才,但看看人家吴王殿下,小小年纪,举手投足之间已有少年帝王的气派!


这才是真正的真龙之子啊!


自己十来岁的时候,还在玩泥巴呢!人家已经可以独立主持朝会,更别说,还以一己之力改革了科举。


无论是哪一点,都叫人无比的佩服啊!


“你的会试试卷,本王刚才也已经仔细看过的,质量属于上乘。”


朱橘道,


“再加上你今天的奏对表现,本王奉父皇之命,钦点你为大明状元!”


“加封你为侍读学士!”


解开:“!!!”


虽然心中有预期,但真正被点为状元,他还是不由自主的颤栗了起来!


“学生……谢监国!”


噗通一声,他跪在地上,激动的声泪俱下!


此时此刻,他的脑海里只有四个大字——


皇恩浩荡!


皇恩浩荡啊!


“起来吧,好好干,做出一份政绩来,让世人知道大明的第一个状元,是如何的有才干!”


朱橘抬了抬手,道。


“谢监国!”


解开抹了抹眼角的泪痕,退到了一旁。


“吴为!”


朱橘又点名道。


人群之中,一个清瘦中年男人浑身一震,从队列中走了出来。


“这个名字,我喜欢,无为而无不为,颇有几分道家气韵。”


朱橘笑道,


“你的试卷和奏对,也属上佳。本王点你为榜眼。”


“需谨记,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心存天理,有为而不居功,有才而不自傲,不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


“你如今开了个好头,可不要高开低走啊。”


吴为闻言,神色一凛。


“学生谨记监国教诲。”


他跪在地上,叩谢恩典。


监国小小年纪,竟能有如此谈吐,十几岁的少年,指点他一个四十来岁,饱经风霜的中年男人,竟是游刃有余!


这就是监国皇子的含金量吗!


陛下之子,果然非凡啊!


“嗯。”


朱橘挥了挥手,又念道,


“李九思。”


唰。


人群之中,一个风度翩翩的青年出列。


“学生,参见监国。”


李九思跪伏在地,心潮澎湃。


“按说文章和奏对,你并非最佳,不过古来有个规矩,探花郎还需考评容貌。”


朱橘笑道,


“你今天能点中探花,也是多亏了这张脸呐!”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皆笑。


这不成文的规矩,怎么就这样说出来了。


李九思亦是有些不好意思,低头不言。


“孔子说,再思即可,三思已多,你这九思……难免有瞻前顾后、优柔寡断之虞。”


朱橘颔首道,


“见你文章之气韵,奏对之神态,也是犹犹豫豫,才华是有,自信不足。”


“须知年轻人,当有精气神!敢想敢拼,做错了不要怕,说错了不要紧,年轻就是资本!”


“探花郎往往会被人所议论,希望将来后人对你的评判是才貌双绝,而非绣花枕头。”


李九思跪伏在地,连连叩首。


“学生谨记监国教诲,以后做事,一定果敢一些!”


他一脸恳切的道。


朱橘嗯了一声,打趣道:


“刚才本王可是瞧见了,不少人打你的主意,想要把女儿、侄女什么的许配给你呢。”


“本王倒也不多说,只是再提醒一句——不要想着攀高枝儿,你要让自己长成高枝儿!当然,若是确有品行上佳、家风又好的姑娘,本王不反对。”


“你们在本王面前自称学生,本王也当你们是自家门生,故而有此一言。”


李九思神色一正。


“殿下教诲,九思绝不敢忘!”


他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又结结实实的磕了几个头,而后才起身退下。


“张用,二甲第四名,赐进士出身。”


“柳谦,二甲第五名,赐进士出身。”


“……”


“赵永,三家第三十名,赐同进士出身。”


“……”


朱橘一个一个报着名字,接受着新贵们的朝拜。


原本,一甲点完之后,后面只要公布名单就可以了,不需要一个个跟点卯似的点过去。


但这毕竟是朝会,朱橘也想给新科进士们一个露脸的机会,同时,也认一认人。


此外,虽然他这不算是皇帝金口,也算是小金口了,从他嘴里念出来名字,又寒暄指导两句,于他而言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新科进士们而言,这就是莫大的恩典了!


如此,也属于笼络人心吧!


半晌过后,四十一个进士全都点完,朱橘也是舒了一口气。


“几时了?”


他朝着身边传话太监问道。


“回监国,快午时了。”


太监恭声道。


朱橘看向诸大臣,哈哈一笑,道:


第一百六十八章 朝会?殿试!朱橘钦点状元!沐英回来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