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巴小说网

登录 注册
Hi, | 退出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赞府[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m.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中年男子头戴网巾,手持书卷,仪态闲雅,飘逸的胡须又黑又亮,眉目疏朗,风度翩翩。


一幅标准晚明士大夫的打扮,卖相十分要得。


朱寅和宁采薇不知这位帅叔的来历,只能一起行礼。


朱寅叉手作揖:“小子见过长者,这厢有礼了。”


朱寅能看出,此人不像是来县衙办事的,观其神情气质,应是县衙官员。


他在这县衙重地,居然不穿官府公服,而是穿着燕居闲服,可见级别不低。


最起码,也是典史、教谕级别的“大佬”。


宁采薇也双手虚握,一上一下的放在腹部,微微屈膝,像模像样的道个万福。


“奴家见过长者。长者万福。”


那中年男子意态闲适的轻撩下摆,在傍边的石凳上坐下,一双炯然的眼眸在两个孩子身上扫了一眼,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


“随你们家大人来的?你家大人是谁?认得老夫么?”


他能看出,朱寅和宁采薇虽然衣饰普通,却又像是大家子女,不似一般人家。


可是这女郎没有裹脚,明显就是一双天足,却又和乡野陋妇、贱籍粗女一般了。


可惜。


但这两个孩子宛若金童玉女,很是讨人喜欢。他一见之下,就心生好感。


反正午后无聊,秋光静好,和稚子闲话几句,也有一番童趣吧。


朱寅老实回话道:“我们是自己来的,大人不在南京。小子不知长者尊号,不敢请教长者台甫。”


这是很礼貌也很得体的回答。


他不想知道对方的姓名来历。因为此人多半是官员,一旦知道官职,就要下跪。


他不想跪。干脆不问。


明朝“非大仪等事无须跪拜”,的确是太祖皇帝的规定。


明初遵守的很好。哪怕平头百姓见到一品大员,也只是道边避让,行揖礼而已。


那时,只要不是重大礼仪、过堂审案等场合,臣不跪君,下不跪上,民不跪官。


可这是老黄历了。


弘治之后,制度大坏。


对官员有利的,就是洪武祖制,断不可改。对他们不利的,就要大改特改,置若罔闻。


祖制是铁打还是泥涅的,就看他们喜不喜欢。


从嘉靖时起,跪拜之风开始蔓延。不但大臣动不动跪皇帝,下官也动不动跪上官。


甚至武将跪文官。


至于平民百姓,更是见官必跪。不但没了明初见宰相不跪的权利,对底层官员也要下跪。


不跪的祖制反而成了非礼。跪,反倒成了制度。


到了清朝,跪拜礼更是被“发扬光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除了皇帝,谁都缺钙。


眼下,若是知道对方是官员,朱寅必须要跪。


除非他有功名在身,或者是勋贵宗室。


谁知那中年男子微微一笑,平易近人的抚须道:“小儿倒是老成。老夫江宁右丞,姓庄。”


偏偏报出官职字号。


也不知道是不是看穿了朱寅的心思,有意为之。


“原来是赞府庄老爷!”朱寅心中十分郁闷,却只能硬着头皮跪下,下拜稽首道:“孩儿朱寅,见过赞府老爷!”


时人尊称县丞为赞府。


算了,现在自己才九岁。对方快四十了吧?就当是跪长辈拜年。


宁采薇万般无奈,却也只能跟着朱寅下跪道:“孩儿见过赞府老爷。”


孩儿,是晚明时期百姓对官员、小官对高官的一种自称,和“小的”、“小人”意思类似。


自称孩儿,称对方老爷,肯定错不了。


既然到了古代,就要适应古代的社会环境,不能我行我素、格格不入。


庄县丞眼见两人跪下,手中书卷一抬,“起来吧,站着说话便是。”


“谨遵台命。”朱寅随即起身,清稚的小脸上又露出人畜无害的灿烂笑容。


看上去既聪明懂事,又不失孩子的童真之气。


宁采薇此时也像个优雅知礼的小淑女,青涩而乖巧。


庄县丞又道:


“小妮子,你方才为何说知县大人?这是哪个地方的说道?”


宁采薇脑子转的很快,不慌不忙、不卑不亢的回答:


“回老爷的话,孩儿原以为,知县老爷是百姓的父母,父母就是大人,可不就是知县大人么?”


庄县丞呵呵一笑,“如此说来,还真有三分道理,也不是笑谈了。”


国朝百姓称知县为父母,称知府为祖父,称布政使为曾祖父,早就成为习惯。


以此,会巴结的知县在知府面前自称孩儿,善谄媚的知府在布政使面前自称孩儿。


那么这小姑娘称呼知县大人,似乎也是理所应当啊。


庄县丞随便说了两句,想起自己膝下无子,顿时兴致寥寥的挥挥手道:“好了小友,你们去吧。”


然后就再也不理两人,而是在秋阳下看起书来。


偷得浮生半日闲啊。


朱寅原以为这位会问一些问题,然后自己表现极佳,展现神童之姿,让对方暗叹“生子当如朱稚虎”。


自己就能顺杆子爬了。


只要获得这个七品实权领导的赏识,就能在江宁县狐假虎威,很多事就方便的多。


然而让这个特务大感意外的是,庄县丞兴之所至的说了几句话,就兴之所去的只顾看书。


不是叫我小友的吗?


这就结束了?


是我不可爱吗?


你好奇怪啊。


朱寅感到自己白跪了,郁闷之下只能行了礼,告辞离开。


倒退着走出去五步,又转身走了五步,满含期待的回头一看,却见那县丞老爷还在老神在在的低头看书。


姿势都没动。


完全没有叫住自己的意思。


宁采薇也有点郁闷。这算什么事?初来乍到,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实权领导,就这么擦肩而过。


两人忽然都知道为何了。


因为他们没有显赫的家世。就算是“金童玉女”,人家堂堂一个京县三把手,凭什么在意他们?


真是自作多情。


大人物们,都是很忙的。


朱寅走到仪门边,一个站在廊下帖告示的书手问道:


“小兄弟,赞府老爷和你们说的甚么?”


他纯粹是好奇。


朱寅摇摇头道:“没说什么,就是考较了我一番,夸了我几句,受宠若惊。”


那书手听到县丞老爷夸赞朱寅,不禁对这个男童有点肃然起敬了。


“真的?啧啧,小兄弟不到十岁吧?就和赞府老爷有说有笑,还得了夸赞,好生令人羡慕啊。”


朱寅摸摸头上的角髻,笑容天真的说道:


“我也没想到,县丞老爷这么平易近人,就像家中长辈一样和蔼可亲。他还问了我的姓名和住址。”


书手听到这里,神色居然有一点恭敬了,笑容都陪着小心。


“小兄弟聪明伶俐,人见人爱,莫不是右赞府要抬举你?”


朱寅摇摇头,“啊?可我都不知道赞府老爷的尊姓大名呢,老兄可以说说么?”


那书手正有一番倾诉之心。朱寅一问,他也就毫不隐瞒,将自己知道的领导信息,和盘托出。


反正也不是什么秘密。


朱寅和对方聊了一会,相关情报就打听了个大概。


江宁县有左右两个县丞,左县丞叫韩参元,右县丞叫庄廷谏。


两人都是举人出身,也算科举正途官。国朝以左为尊,所以左丞韩参元仅次于知县,属于二把手。


这庄廷谏是右县丞,位次在左县丞之下,属于三把手。


也就是常务副!


真就是大佬了,实打实的正县级实权领导!


江宁县是京县。知县是正六品,县丞是正七品,和普通知县平级。


第七十三章 赞府[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